绣花高跟鞋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纺织品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高底并非整体增高,而是在鞋底中部(或前半部分)加装一块木质鞋跟, heel 高度通常 5-10 厘米,最高可达 15 厘米。鞋跟形状多样,常见 “花盆底”(鞋跟底部呈圆形,上细下粗,似花盆)、“马蹄底”(鞋跟底部呈椭圆形,前端尖、后端宽,似马蹄),木质鞋跟外会包裹白布或绸缎,部分精致者还会在鞋跟外侧绣缠枝纹、云纹等简单纹样。
历史背景
清代绣花高跟鞋(旗鞋)的高底设计,最初与旗人女性的服饰 “旗袍”(早期为关外骑射时的长袍)相适配:关外气候寒冷,地面多积雪、泥泞,高底可避免裤脚沾染污物;同时,旗人女性早期需参与骑射相关活动,高底可帮助稳定重心(尤其是马蹄底,贴合马蹄形,便于踩在马镫上)。入关后,骑射功能弱化,高底逐渐从 “实用工具” 转变为 “审美装饰”。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