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三彩胡人俑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唐三彩采用低温铅釉技术,以含铜、铁、钴、锰等多种金属元素的矿物做呈色剂,入铅做助熔剂,可直接施彩釉入窑经 800℃左右低温一次烧成,也可先烧素胎,再施彩釉入窑低温二次烧成。其釉色丰富,包括黄、绿、白、褐、蓝、黑、紫等,常以黄、绿、白三色为主,通过巧妙运用,使胡人俑色彩缤纷、栩栩如生。

历史背景

唐代丝绸之路畅通,来自西域、中亚、南亚等地的胡人纷纷涌入中原,带来了各自的文化和艺术。在 “事死如生” 观念的影响下,唐帝陵和贵族陪葬墓中随葬了各式胡人形象陶俑,以象征各族归顺、各国臣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胡人在中原生活的场景,是唐代文化开放与包容的体现。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