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北宋定窑白瓷净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北宋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列强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如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的皇家宫殿、庙宇以及民间收藏进行了疯狂掠夺。同时,外国文物贩子与国内不法分子相互勾结,以各种手段获取文物并贩卖到海外。这件北宋定窑净瓶或许就是在这一混乱时期,被侵略者抢夺,或者通过非法文物交易,最终流落到波士顿美术馆。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净瓶造型独特且规整。瓶口部分为细长的管状,顶端呈尖锥状,线条流畅且挺拔。瓶颈部分修长,与瓶口自然衔接,瓶颈中部微微外凸,似有分层设计,增加了造型的层次感。瓶肩部有一个短小的流口,流口造型别致,微微上扬。腹部较为浑圆,提供了较大的储物空间。底部为圈足,放置平稳 。整体造型给人一种端庄、秀丽且带有宗教庄严感的印象。 釉色特点:通体施白釉,釉色洁白温润,呈现出定窑白瓷特有的柔和光泽,有 “类银似雪” 的质感。釉面较为光滑,但也能观察到一些自然的细小开片和细微的黑点,这是定窑瓷器在烧制过程中形成的特征,增添了古朴的韵味。 胎体特征:胎体轻薄但质地坚硬,颜色为白色或略带灰色,显示出定窑在原料选择和加工上的精细程度。从底部可以看到胎质细腻,制作工艺精湛,体现了北宋定窑高超的制瓷水平。

历史背景

北宋时期,定窑是中国北方著名的瓷窑,与汝、官、哥、钧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定窑以烧制白瓷著称,其瓷器制作工艺先进,造型丰富多样,装饰技法精湛,产品不仅满足国内宫廷和民间的需求,还大量出口到海外。 净瓶在北宋时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瓷器造型,多与佛教活动相关,常被用作佛门的供器,用于盛水等宗教仪式。北宋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佛教在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对佛教用品的需求也推动了定窑等窑口在相关瓷器造型和工艺上的发展。这件北宋定窑净瓶, 是北宋时期制瓷工艺与宗教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反映了当时高超的制瓷技艺和独特的社会文化风貌。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