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北宋耀州窑刻花盘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北宋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流失原因
非法交易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如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北京等地的众多宫殿、王府、官宦人家以及民间收藏都遭到洗劫。西方文物贩子也趁乱勾结国内不法分子,大量收购、盗运文物。这件北宋耀州窑刻花盘很可能就是在这样混乱的背景下,被侵略者抢夺,或者通过非法文物交易的渠道,最终流落到波士顿美术馆。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盘子敞口,浅腹,圈足。口沿规整,线条流畅,浅腹的设计使得盘内空间较为开阔,方便放置物品。圈足底部平稳,能使盘子放置时保持稳定 。 纹饰特点:盘面刻有精美的花纹,是这件文物的最大亮点。纹饰布局严谨且富有层次感,中心部分可能是花卉纹,如牡丹、菊花等,花朵刻画得饱满、生动,花瓣舒展,花蕊细节丰富;花卉周围辅以卷草纹、云纹等辅助纹饰,增强了画面的动感和韵律感。从边缘向中心,纹饰呈现出一种向心式的分布,主次分明。刻纹线条刚劲有力,刀法犀利,体现出北宋耀州窑工匠高超的刻花技艺,花纹部分由于剔刻较深,与青釉底色形成鲜明对比,立体感十足。 釉色特点:施青釉,釉色呈现出淡雅的青绿色,犹如一汪春水,温润而有光泽,体现了耀州窑青瓷 “巧如范金,精比琢玉” 的特点。釉面匀净,虽历经岁月,仍保留着一定的光泽度,局部可能有细微的开片,增添了古朴的韵味。 胎体特征:胎体较为厚重,质地坚硬,颜色多为灰白色,显示出当时制瓷原料加工的特点。从圈足处可以观察到胎质较为细腻,制作工艺精湛。

历史背景

北宋时期,耀州窑进入鼎盛阶段,是北方著名的青瓷窑场。当时的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昌盛,瓷器作为日常生活用品和艺术品,受到各阶层的喜爱。耀州窑凭借精湛的制瓷工艺,丰富多样的装饰技法(如刻花、印花、镂空等),以及精美的造型和釉色,产品不仅满足国内宫廷和民间的需求,还大量出口到海外。 刻花工艺是耀州窑最具代表性的装饰手法之一,北宋耀州窑的刻花瓷器以其刚劲有力的线条、生动逼真的纹饰而闻名。在北宋,人们对瓷器的审美追求较高,耀州窑的刻花盘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是兼具艺术欣赏价值,反映了当时高超的制瓷水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北宋瓷器文化的重要代表。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