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登封窑珍珠地鹦鹉纹枕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北宋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流失原因
非法交易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中国面临内忧外患,西方列强发动多次侵华战争,对中国的宫殿、庙宇、私人宅邸等地进行掠夺。同时,外国文物贩子勾结国内不法分子,通过盗掘、低价收购等方式获取文物并贩卖到海外。这件北宋登封窑珍珠地鹦鹉纹枕或许就是在这样的混乱时期,被侵略者抢夺,或者经非法交易流出中国,最终流入波士顿美术馆。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此枕为椭圆形,枕面微微下凹,符合人体头部枕卧的舒适需求,侧面线条流畅,整体造型规整且简洁大方,具有宋代瓷器质朴典雅的风格。
纹饰特点:枕面采用珍珠地划花工艺,先在坯体上施一层白色化妆土,然后刻划出鹦鹉及花卉等纹饰, 再用管状工具戳印出密密麻麻如同珍珠般的小圆圈,形成地纹,与主体纹饰形成鲜明对比。鹦鹉造型生动,羽毛刻画细致,翅膀舒展,仿佛即将振翅高飞;周围点缀的花卉纹线条流畅,与鹦鹉纹相互映衬,营造出生机勃勃的画面氛围。枕身侧面也刻有简洁的几何纹饰,如菱形、圆形组合纹饰等,增加了装饰的层次感。
釉色与胎体:施白釉,釉色微微泛黄,呈现出古朴温润的质感,釉面有一定的光泽,但并不耀眼,符合宋代追求自然含蓄的审美情趣。胎体较为厚重,质地坚硬,颜色多为灰白色,显示出登封窑在原料选择和烧制工艺上的特点,从底部可以观察到胎质相对粗糙,体现了民间窑口的质朴风格 。
历史背景
北宋时期,制瓷业蓬勃发展,登封窑是北方地区重要的民间窑口之一。珍珠地划花工艺是登封窑的特色工艺,它借鉴了唐代金银器錾花工艺,独具匠心。
当时,瓷器不仅是日常生活用品,也是兼具艺术价值的工艺品。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促使制瓷工匠不断创新装饰技法和造型。鹦鹉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吉祥、聪慧,常被运用在各类工艺品装饰上。北宋社会文化繁荣,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对瓷器装饰产生影响,工匠们将绘画性的纹饰运用到瓷器上,这件珍珠地鹦鹉纹枕就是北宋登封窑工匠高超技艺的体现,反映了当时民间瓷器装饰艺术的水平和社会的审美风尚。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