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范宽《寒林图》团扇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北宋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中国经历了多次列强侵略战争,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在战乱中,中国的皇宫、王府、私人藏家以及各类文化机构都遭到破坏和掠夺,外国文物贩子还勾结国内不法分子,通过盗掘、低价收购等手段获取文物,并将其贩卖到海外。这件北宋范宽的《寒林图》团扇或许就是在这样的混乱时期,被侵略者抢夺,或者经非法文物交易流出中国,最终流落到波士顿美术馆。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呈圆形的团扇样式,这种形制便于手持把玩和观赏,符合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习惯。
画面内容:画面描绘了寒林的景象,几棵老树占据了画面的主要位置,树干粗壮,树枝虬曲,展现出历经岁月沧桑的质感。树枝上没有茂密的叶子,凸显出寒冬时节树木萧瑟的状态。树下和周围是起伏的坡石,坡石的纹理通过画家细腻的笔触得以呈现,给人以真实的质感。远处的背景较为朦胧,营造出一种悠远、静谧的氛围,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冬日的寒冷与寂静 。
绘画技法:采用了北宋山水画典型的技法,以扎实的笔墨功底勾勒物象。在用笔上,线条刚劲有力,表现出树木的坚韧和坡石的厚重;在墨色运用上,浓淡相宜,通过墨色的变化表现出景物的层次和立体感。虽然画面尺幅不大,但画家对细节的刻画十分到位,体现了范宽对自然景物细致的观察力和高超的绘画技艺。
落款钤印:若确为范宽作品,应有相关落款表明作者身份,但因画面信息有限,可能存在落款不清晰或者后世装裱过程中有所磨损的情况。画面上可能钤盖有印章,这些印章对于鉴定作品的真伪、追溯其流传轨迹具有重要意义,不过从现有画面可能较难辨识全部印章信息 。由于年代久远,画面载体可能出现泛黄、轻微破损等痕迹,但整体画面的神韵依然能够得以展现。
历史背景
北宋时期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重要阶段,绘画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当时,朝廷对文化艺术较为重视,设立了宫廷画院,培养和汇聚了众多优秀的画家。在山水画领域,以范宽、李成、董源为代表的画家,各自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范宽生活在北方,他的山水画多取材于关陕一带的山川,作品以雄浑壮阔、气势磅礴著称。他强调对自然的观察和体悟,主张 “师造化”,笔下的山水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和震撼力。《寒林图》这类作品反映了北宋山水画注重写实、追求意境的艺术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当时文人阶层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审美情趣,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