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釉灯笼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天蓝釉是一种以氧化钴为着色剂的高温颜色釉,其釉色浅淡,宛如天空之蔚蓝,给人以清新雅致、宁静淡泊之感。清代康熙时期,景德镇御窑厂成功烧制出天蓝釉瓷器,此后,雍正、乾隆等朝均有烧造,且工艺不断发展和完善。灯笼瓶因形似灯笼而得名,其造型一般为小口,短颈,溜肩,腹部丰满,圈足。这种造型线条流畅,比例协调,既具有端庄稳重之感,又不失灵动秀美之姿,是清代瓷器中常见的瓶式之一。
历史背景
康熙时期的天蓝釉瓷器多为小件文房用具或陈设器,造型简洁大方。如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康熙天蓝釉瓶,瓶身修长,釉色匀净,色泽淡雅,体现了康熙朝天蓝釉瓷器的典型风格。乾隆时期的瓷器工艺复杂,装饰华丽。此件天蓝釉釉下三彩松竹梅灯笼瓶,在天蓝釉的基础上,采用釉下三彩工艺绘制松竹梅图案,画面生动,色彩丰富,将天蓝釉的淡雅与釉下三彩的绚丽完美结合。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