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蓝釉紫斑碗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元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一般为敛口,深弧腹,圈足。整体造型饱满圆润,庄重典雅,部分小碗直径在 9 厘米之内,小巧玲珑,俗称 “泡泡碗”。胎骨淡灰或呈灰黄色,坚致细密,圈足露胎处呈浅赭色或褐色,胎体敦实,修胎有力,圈足和外底无釉,胎釉结合处火石红自然。
历史背景
钧窑始烧于宋代,金、元、明时期延续烧造。元钧窑蓝釉紫斑碗在继承宋代钧窑工艺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是钧窑瓷器在元代的杰出代表。其独特的造型、绚丽的釉色和神奇的窑变效果,使其在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