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女式长袍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中华民国
文物材质
纺织品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民国初年,满族妇女旗袍多改为胸襟宽松、腰身微紧、臀部稍宽、下摆略收的式样,总体风格为上下一体,线条弯曲流畅,能显示出女子的端庄典雅及身段之美。流行初期,袍身宽松,廓形平直,袖身缩小,袖口增大,形成 “倒大袖” 的形制,这种袖型在民国初年的女学生中较为流行。
历史背景
民国初年实施的新服制和孙中山提出的服装制作四原则,使民众的穿衣戴帽摆脱了等级制度和传统的政治伦理的干预,满族女式长袍的演变是这一时期社会变革和文化融合的体现,它既保留了满族传统服饰的一些元素,又吸收了西方服饰的特点,展现了民国时期独特的时尚风貌和文化氛围。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