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青铜刻狩猎纹长颈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东汉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胎体厚度均匀,约 0.3-0.5 厘米(汉代青铜冶炼技术成熟,可精准控制铜料厚度,兼顾坚固与轻便),胎质为 “铜锡铅合金”(汉代青铜容器标准配方,锡含量约 15%-20%,增强器物硬度与耐磨性,铅含量约 5%-10%,提升铸造流动性);器表经 “氧化处理” 或 “局部鎏金”(少数贵族用器),传世品多呈 “青绿色铜锈” 或 “暗红色包浆”,锈色均匀自然,无刻意做旧痕迹,触摸时手感厚重压手,体现青铜材质的质朴质感。

历史背景

汉代青铜容器以 “生活用器” 为主(如长颈瓶、铜壶、铜鉴、铜灯),不再承担 “祭祀礼器” 功能,因此造型更注重 “实用性”(如长颈便于倾倒液体,鼓腹便于储物),纹饰也从 “神秘的饕餮纹、夔龙纹” 转向 “写实的狩猎纹、宴饮纹、农耕纹”,贴近社会生活。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