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手双刀(细图)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铁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长度多为 50-70cm(约成人前臂 + 手掌长度),便于单手握持且不影响转身、格挡;整体厚重(单刀重量约 1.5-2 斤),护手为铁制 D 型,无多余装饰;刀身宽且厚(刀身中部厚度约 4mm),劈砍时不易折断;刀柄短(约 10cm),便于单手紧握,另一只手可持盾、持矛配合。
历史背景
清代晚期,随着火器在军队中的普及,护手双刀的 “实战功能” 逐渐弱化,转而成为民间武术的 “演练器械”—— 其 “双刀配合” 的技法被赋予 “阴阳平衡” 的哲学内涵(如 “左为阴、右为阳”“攻防一体”),成为中华武术文化中 “器械与道统结合” 的典型代表。如今,咏春蝴蝶双刀、八卦双刀等仍在武术传承中延续,既是对清代冷兵器技艺的继承,也是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载体。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