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溪图端砚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石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常见为长方形制,如黄易款端溪坑图长方砚,长 15.2cm,砚沿起宽边并饰回纹,整体造型规整,线条简洁平直,体现了清代端砚在形制上的古朴典雅风格。也有其他造型,如部分砚台可能带有朝天耳等装饰,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
历史背景
清代是中国传统文房文化的 “收官期”,也是 “鼎盛期”。一方面,清代前期(康雍乾盛世)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人阶层规模扩大,无论是官僚文人(如梁章巨、纪昀)还是布衣文人(如黄易),都将 “文房器物” 视为身份与品位的象征,而砚台作为 “文房四宝” 之首,更是被赋予 “修身养性” 的文化内涵 —— 文人不仅用砚研墨,更将砚台作为 “收藏、鉴赏、赠友” 的载体,甚至亲自参与砚台的设计(如构思纹饰、撰写铭文),推动了砚台从 “实用工具” 向 “文化艺术品” 的转变。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