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青铜兽首带勾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带钩古又称 “犀比”,是古代贵族、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主要用于钩系束腰的革带,相当于现在的皮带卡,多为男性使用。型多样,钩首为兽首,常见的有龙首、虎首等。钩身形状以琵琶形、“∽” 形为主,部分呈琴形等。背面通常有一蘑菇状钮,用于固定在皮带上。

历史背景

唐代虽未像汉代那样明确以带勾材质(金、银、铜、玉)划分严格等级,但带勾的工艺复杂度、纹饰精美度仍与使用者身份相关。青铜兽首带勾多为中下层官员、士人或富裕平民使用,而皇室、高官则更倾向于玉质、金质或鎏金带勾(如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鎏金铁芯铜带勾),青铜带勾成为唐代社会中层服饰配饰的主流选择,反映了当时 “材质分阶、工艺显身份” 的隐性等级秩序。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