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谷纹玉璧 玉圭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新石器时代
文物材质
玉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流失原因
非法盗掘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在近代,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内忧外患严重,文物保护意识和措施都相对薄弱。一些外国文物贩子与国内的盗墓贼相互勾结,在各地进行非法盗掘活动。这件谷纹玉璧很可能就是在某一次非法盗掘中出土,随后通过地下文物交易渠道,被贩卖到了国外,最终被波士顿美术馆收藏。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玉璧呈圆形,中间有一个圆孔,符合传统玉璧 “肉倍好谓之璧”(“肉” 指玉璧的环形部分,“好” 指中间的孔 )的形制特点。整体造型规整,体现了当时较高的制作工艺水平。
材质与色泽:玉质温润,主体呈现出米白色,局部有褐色的沁斑,这些沁斑是由于长期埋藏在地下,受到周围环境中的矿物质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增添了文物的古朴感和历史沧桑感。
工艺细节:玉璧表面布满了谷纹,谷纹呈颗粒状,排列整齐、均匀,每一个谷纹的形状都较为相似,体现了工匠在雕刻时的精湛技艺和耐心。谷纹的制作可能是通过砣具等工具雕琢而成,虽然单个谷纹看似简单,但大量谷纹的有序排列使得玉璧具有独特的韵律美和装饰效果。玉璧的边缘打磨光滑,孔壁也较为规整,显示出当时对玉器加工的精细程度有较高要求。
历史背景
新石器时代是中国玉器发展的重要阶段,玉器在当时不仅仅是装饰品,更具有深刻的文化和宗教内涵。玉璧作为一种重要的玉器形制,被认为是沟通天地的礼器,在祭祀、礼仪等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
不同的新石器文化区域,如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等,都有玉璧的制作和使用,但在造型、纹饰等方面各有特色。良渚文化的玉璧较为厚重,表面多为素面或有简单纹饰;龙山文化的玉器则在工艺上更为精细。这件谷纹玉璧上的谷纹装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谷物的崇拜,谷物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将谷纹雕刻在玉璧上,可能寓意着祈求丰收、风调雨顺等美好愿望。同时,玉璧也可能是贵族阶层彰显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物,代表着拥有者的财富和权力 。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