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矾红海水龙纹盘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二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中国遭受八国联军侵华等战乱,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公私文物进行大肆掠夺。同时,外国文物贩子与国内不法分子相互勾结,通过盗窃、欺诈性购买等非法手段获取文物并贩卖到国外。这件青花矾红海水龙纹盘很可能在这一时期,被侵略者抢夺,或者经由非法文物交易流出中国,最终被波士顿美术馆收藏。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盘子为圆形,敞口,浅腹,圈足,造型规整,符合清代盘类瓷器的常见形制,线条简洁流畅,给人以端庄稳重之感。
胎釉特征:胎体细腻坚硬,质地均匀。盘内外施白釉,釉面光洁莹润,纯净洁白,为青花和矾红纹饰提供了良好的底色衬托。
纹饰细节:盘心以矾红绘制一条栩栩如生的巨龙,龙身矫健,张牙舞爪,周围环绕着以青花描绘的汹涌海水,海水线条流畅,波浪翻滚,生动地表现出大海的磅礴气势。盘边缘同样以青花绘制海水纹,并间隔分布着矾红巨龙,与盘心纹饰相呼应。龙纹刻画细致,鳞片、爪子、龙须等细节清晰可见,青花发色沉稳,矾红色泽鲜艳,两者相互映衬,色彩对比强烈,凸显出纹饰的精美和威严感。
保存状况:整体保存较好,可能存在一些因年代久远而产生的细微磨损痕迹,如盘底圈足处可能有轻微的磕痕,釉面可能有极细微的开片,但不影响其整体的艺术观赏和研究价值。
历史背景
清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又一高峰时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制瓷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青花矾红瓷器是在明代青花和矾红工艺基础上发展而来,到清代得到进一步完善。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皇权和吉祥的象征,在清代,龙纹瓷器多为宫廷用瓷或高级礼品瓷,制作要求极高。当时,景德镇作为制瓷中心,集中了大量优秀工匠,他们在继承前代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得青花矾红瓷器在色彩搭配、纹饰绘制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件青花矾红海水龙纹盘不仅展示了清代高超的制瓷工艺,也反映了当时的审美观念、等级制度以及对龙图腾的尊崇,是研究清代瓷器艺术和社会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