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李赞华《东丹王出行图卷》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辽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流失原因
非法交易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在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战乱频繁,社会秩序混乱。一些外国文物贩子与国内不法分子相互勾结,通过各种非法手段获取文物并贩卖到国外。《东丹王出行图卷》很可能是在这一时期,被非法买卖或在战乱中被掠夺,最终流入波士顿美术馆 。
文物描述
画面内容:画卷以长卷形式展现,描绘了东丹王耶律倍出行的场景。画中东丹王身着契丹传统服饰,骑在一匹骏马上,神态忧郁,似乎流露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身旁簇拥着侍从,侍从们也都骑在马上,有的牵马,有的携带物品,姿态各异,生动地展现出出行队伍的状态。马匹的描绘细致入微,身形矫健,鬃毛、尾巴等细节都刻画得栩栩如生,体现出辽代北方游牧民族对于马的熟悉和热爱。
绘画技法:采用了工笔重彩的绘画技法,线条流畅而富有表现力,通过细腻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服饰、面部表情以及马匹的轮廓。色彩运用上,以古朴沉稳的色调为主,人物服饰的色彩搭配合理,凸显出不同的身份地位,同时也增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
题跋与钤印:画卷上有后世收藏者和文人的题跋,这些题跋对画作的背景、作者以及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评价。此外,还钤有诸多收藏印鉴 ,反映了该画卷在历史上的流传轨迹。
历史背景
辽代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北方政权,在文化上呈现出独特的民族特色,同时也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耶律倍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长子,曾被立为太子,后因宫廷权力斗争等原因,流亡后唐。
《东丹王出行图卷》的作者李赞华即耶律倍,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汉文化教育,擅长绘画。这幅作品不仅是辽代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也反映了当时辽代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以及民族融合的历史背景。通过画卷,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辽代契丹贵族的服饰、出行方式以及精神面貌等,对于研究辽代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