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 调鹦图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南宋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二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中国遭受八国联军侵华等战乱,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公私文物进行疯狂掠夺。同时,外国文物贩子与国内不法分子相互勾结,通过盗窃、欺骗性购买等非法手段获取文物并贩卖到国外。这件《调鹦图》很可能在这一时期,被侵略者抢夺,或者经由非法文物交易流出中国,最终被波士顿美术馆收藏。
文物描述
画面内容:这是一幅圆形构图的画作,画面主要描绘了一位身着飘逸长裙的女子,她神态闲适,正专注于逗弄鹦鹉。女子面容清秀,发髻整齐,服饰线条流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丝绸衣物的质感。她身旁的桌上摆放着书籍、包裹等物品,暗示其文雅的生活情趣。画面右侧有一位侍女,身姿恭敬,似乎在聆听女子的吩咐或等待指示。背景中可以看到庭院的一角,有树木、围栏,树木枝干虬曲,虽不见太多叶子,却增添了画面的古朴氛围,围栏的刻画细致,体现出宋代建筑装饰的风格。
绘画技法:采用工笔的绘画技法,线条细腻流畅,无论是人物的发丝、衣物的褶皱,还是器物的轮廓,都勾勒得十分精准。设色淡雅,以淡墨和淡彩为主,人物的面部和肌肤施以淡粉,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逼真,整体色调和谐统一,营造出宁静、雅致的氛围。
保存状况:画作可能存在一些因年代久远而产生的磨损和污渍,如画面局部有轻微的褪色、绢本表面有极细微的裂痕等,但主体画面完整,不影响对其艺术价值的欣赏和研究。
历史背景
南宋时期,虽然在军事上相对薄弱,但在文化艺术领域却极为繁荣。绘画艺术在继承北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宫廷绘画和文人绘画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当时,描绘贵族和文人士大夫阶层生活的绘画作品颇为流行,这些作品注重对人物神态、生活场景的细腻刻画,以展现优雅闲适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调鹦图》这类作品不仅是艺术创作,也从侧面反映了南宋时期上层社会的生活风貌、文化氛围以及人们的精神世界,是研究南宋社会文化和绘画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