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元佚名(传吴道子)《明皇观马图》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在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中国遭受八国联军侵华等战乱,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公私文物进行疯狂掠夺。同时,国内文物市场混乱,非法文物交易猖獗。这件《明皇观马图》很可能在这一时期,被侵略者抢夺,或者通过非法文物交易流出中国,最终被波士顿美术馆收藏。

文物描述

画面内容:画卷以长卷形式展现,描绘了唐明皇(唐玄宗)观马的场景。画面中人物众多,姿态各异,身份明确。唐明皇身着华丽服饰,神态威严且从容,处于画面的重要位置,凸显其尊贵身份。周围簇拥着大臣、侍从等人物,他们或恭敬站立,或相互交谈,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展现出不同的神态和心理。画面中有骏马一匹,骏马身形矫健,毛发细致,姿态优雅,体现出皇家御马的不凡气质。整个场景布置有序,人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动作呼应,营造出庄重而有序的氛围。 绘画技法:采用工笔白描的技法,线条流畅而富有表现力,人物的服饰褶皱、面部表情,骏马的轮廓、鬃毛等都通过细腻的线条勾勒出来。线条疏密得当,通过线条的变化表现出人物和马匹的质感、空间感和立体感。虽然没有丰富的色彩渲染,但仅靠线条就将人物的身份地位、骏马的神姿以及场景的氛围生动地展现出来,体现了高超的绘画技艺。 书法与题跋:画卷上配有大量书法题跋,字体多样,有楷书、行书等,书法风格或端庄规整,或潇洒飘逸。题跋内容包括对画作主题的阐释、对作者的考证、对画作艺术价值的评价,以及历代收藏者的记录等,为研究这幅作品提供了丰富的文字资料。 钤印:画卷上钤有众多印鉴,包括历代收藏者的鉴藏印,这些印鉴是鉴定作品真伪和研究其流传轨迹的重要依据,反映了该画卷在历史上的收藏和传承情况。

历史背景

唐代是中国绘画艺术高度繁荣的时期,吴道子作为唐代著名画家,以豪放洒脱的绘画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著称,被尊称为 “画圣”,他的人物画和宗教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元代时期,虽然蒙古族统治中原,在文化上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但对前代的文化艺术也有继承和研究。元代画家热衷于临摹前代名家作品,通过临摹来学习和传承绘画技艺。《明皇观马图》虽传为吴道子所作,但更可能是元代画家对唐代绘画风格的一种摹写,这不仅体现了元代对唐代绘画艺术的推崇和传承,也反映了元代绘画在继承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绘画风格的演变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