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兽面青铜戈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战国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文物盗卖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晚清到民国年间,国内局势混乱,战乱频繁,经济衰退。一方面,盗墓之风盛行,大量古墓中的文物被盗掘并流入黑市;另一方面,一些官宦世家、民间藏家因生活所迫或缺乏文物保护意识,将家中所藏文物出售。外国古董商和文物贩子趁机勾结国内不法分子,大肆收购中国文物,通过各种渠道将其运往国外,这件战国青铜戈很可能就是在这一时期流失海外,最终被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 。
文物描述
这件战国青铜戈整体造型规整,戈援部分狭长且前端尖锐,便于啄击敌人,刃部虽历经岁月侵蚀,仍隐约可见其锋利。戈援上带有锈迹,呈现出斑驳的青绿色,彰显出历史的沧桑感。戈的内部(与柄连接部分)装饰较为精美,铸有复杂的纹饰,图案可能是兽面纹或类似具有神秘色彩的几何图案,线条流畅且富有变化,装饰性部件雕刻精细,体现了战国时期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 。
历史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各国之间战争不断,兵器的制造和改进受到高度重视。青铜戈是当时战场上常见的长柄格斗兵器,可用于勾、啄、割等多种战斗动作,在车战和步战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随着青铜铸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的青铜兵器在造型和装饰上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文化风格和审美观念。青铜戈不仅是实用的战争工具,也是战国时期物质文明和军事文化的重要象征 。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