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 彩绘石雕交脚弥勒菩萨像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魏
文物材质
砖石雕刻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非法盗掘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20 世纪初,当时国内局势混乱,缺乏有效的文物保护措施。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驱使,勾结外国文物贩子,对包括石窟造像在内的众多文物古迹进行盗掘。这件北魏彩绘石雕交脚弥勒菩萨像很可能就是在这一时期,从国内某地的石窟或寺院遗址被盗掘出来,随后通过非法渠道贩卖到美国,最终被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菩萨呈交脚坐姿,体态端庄大气。头戴精美的冠饰,身躯微微后仰,姿态闲适而又不失庄严。
材质与色泽:以石材为原料,经过岁月的洗礼,表面呈现出古朴的质感。虽然彩绘部分已有一定程度的剥落,但仍能看出曾经色彩的丰富,推测原有的彩绘让造像更加绚丽夺目。
细节:面部表情祥和,眉眼细长,嘴角微微上扬,似带笑意,给人以慈悲之感。身上的服饰纹理雕刻细腻,衣褶线条流畅自然,富有层次感,显示出北魏时期高超的雕刻技艺。左手似持一物(因磨损可能不太清晰),右手也有相应动作,交脚的姿态刻画生动,脚部细节也清晰可见,展现了工匠对人体形态的精准把握。
历史背景
北魏时期,佛教在中国北方地区广泛传播,深受统治者的推崇和提倡。北魏皇室大力支持佛教寺院的修建和佛像的雕刻,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著名石窟均在这一时期大规模营造。佛教教义中的慈悲、解脱等观念在社会各阶层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弥勒菩萨作为佛教中代表未来佛的重要神祇,被认为将在未来降世度人,因此在北魏佛教造像中颇为常见 。这一时期的佛教造像艺术融合了鲜卑族文化与中原传统文化,同时受到印度佛教艺术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 “秀骨清像” 艺术特征,这件彩绘石雕交脚弥勒菩萨像就是北魏佛教艺术繁荣发展的生动体现。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