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武将人物玲珑碗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典型 “碗式” 结构,多为撇口(口沿向外微撇,呈喇叭状)、弧腹(腹部圆润饱满,从口沿向底足自然收束)、圈足(底足为圆形圈状,足墙较明末略高,修胎相对规整,但仍可见手工制胎的细微跳刀痕),部分小型碗为深腹、敛口设计,适配日常饮食或陈设用途。常见口径 12-18 厘米,高 6-10 厘米,底径 5-8 厘米,属于中小型碗具,符合清初民间日常使用或文人案头 “小器雅玩” 的需求.
历史背景
明末清初(17 世纪中叶),景德镇经历了李自成起义、清军入关等战乱,官窑生产一度停滞,民窑成为青花瓷生产的主体;顺治年间(1644-1661),清政府逐步平定南方,开始恢复景德镇窑业,一方面沿用明末民窑工匠与技术,另一方面通过 “官搭民烧”(官窑器委托民窑烧制)推动工艺融合,青花玲珑碗的 “粗犷风格” 正是战乱后民窑自由创作的体现,而部分器物的规整度则受官窑标准影响。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