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牡丹花卉纹盘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以 “敞口盘” 为主流,少量为折沿盘或浅腹盘。盘径多在 15-25 厘米(官窑制式规整,民窑尺寸略灵活),盘底常见 “圈足”,足底修胎精细 —— 雍正朝圈足多 “滚圆似泥鳅背”,乾隆朝圈足稍显方正但仍光滑;足底釉色多为 “青白釉”(雍正朝釉色偏白润,乾隆朝偏青白),且常见落款(官窑落年号款,民窑落堂名款或无款)。
历史背景
康熙晚期,景德镇官窑已掌握 “玻璃白” 配方,为粉彩诞生奠定基础;雍正朝,官窑督陶官唐英(中国陶瓷史上最著名的督陶官)驻景德镇督陶,改革制瓷工艺 —— 细化颜料配方、规范烧造流程,使粉彩的色彩控制与晕染技术达到巅峰;乾隆朝延续唐英制定的工艺体系,且因国库充盈,官窑可投入更多资源研发复杂工艺(如描金、轧道),进一步提升粉彩瓷的精致度。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