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东方朔卧像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玉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清代玉雕用料以和田玉(白玉、青玉、碧玉等)为主,部分也会使用独山玉、翡翠等优质玉材。东方朔卧像因需塑造人物姿态与细节,多选用质地细腻、色泽均匀的玉料,避免玉料内部裂纹或杂质影响人物形象完整性。若玉料带有天然皮色(如洒金皮、枣红皮),工匠还会巧妙利用皮色雕琢东方朔的衣物、发丝或手持的蟠桃,形成 “俏色” 效果,让人物形象更具层次感与生动性。
历史背景
清代社会对 “吉祥文化” 极为推崇,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均追求以各类器物承载祈福寓意。东方朔的形象因兼具 “智慧” 与 “长寿” 的双重吉祥内涵,成为玉雕、绘画、陶瓷等工艺领域的热门题材。而清代玉雕在题材选择上注重 “雅俗共赏”,既保留文人阶层对历史人物的推崇,又满足大众对吉祥寓意的需求,东方朔题材的玉雕应运而生,且多以 “卧像”“立像”“偷桃像” 等形态呈现,其中 “卧像” 更显闲适悠然,传递出超脱恬淡的气质。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