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青铜戈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西汉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爱丁堡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流失原因
文物盗卖
潜在等级
二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社会秩序混乱,文物保护意识淡薄。外国文物贩子勾结国内不法分子,大肆收购中国文物。汉戈这类青铜器可能来源于古墓盗掘,或是民间收藏者因生活所迫或受利益诱惑而出售。随后,这些文物通过非法的文物交易市场,被贩卖到英国,最终被苏格兰国家博物馆收藏 。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这件汉戈整体呈 “T” 字形,由戈头和内(戈的尾部插入木柄的部分)组成。戈头部分有尖锐的前锋,用于刺杀,援(戈头的上半部分,起杀伤作用 )略微上扬,增加了攻击的力度和范围。内的部分相对较宽,上面有穿孔,便于与木柄固定连接。
材质与色泽:材质为青铜,历经千年岁月,表面覆盖着一层青绿色的铜锈,锈迹斑驳,显示出历史的沧桑感。在部分锈层较薄处,隐约可见青铜原本的金属色泽。
细节:戈身上雕刻有精美的纹饰,虽然因岁月侵蚀有些模糊,但仍能看出是具有汉代特色的图案,可能是云雷纹、饕餮纹等变形纹饰。纹饰线条流畅,工艺精湛,展现了汉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戈头的刃部虽然已经不再锋利,但仍能看出曾经经过精细打磨,边缘较为规整 。
历史背景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朝代,在军事方面有着完备的军备体系。戈是一种传统的长兵器,在汉代以前就已经广泛使用,虽然在汉代随着骑兵的兴起,戟、矛等兵器逐渐成为战场上的主流,但戈在礼仪活动、车战遗迹一些特定的军事场合仍在使用。同时,汉代的青铜铸造工艺在前代基础上不断发展, 不仅用于制造兵器,还用于制作各种礼器、生活用具等。青铜器物上的纹饰也从商代、西周时期的神秘威严,逐渐向更加流畅、富有动感的风格转变,这件汉戈上的纹饰就是汉代青铜艺术风格的一种体现。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