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三彩釉陶武士像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明
文物材质
陶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爱丁堡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流失原因
文物盗卖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晚清至民国年间,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社会秩序混乱,文物保护意识淡薄。外国文物贩子与国内不法分子相互勾结,通过各种非法手段获取文物。这件三彩釉陶武士像可能原藏于中国的寺庙、古墓或者民间收藏者手中 ,后来被非法收购,通过文物倒卖的途径,辗转流落到英国,最终被苏格兰国家博物馆收藏。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武士呈站立姿态,双手合十置于胸前,身姿挺拔,威风凛凛。头戴头盔,身着铠甲,腰间束带,脚蹬战靴,整体造型庄重威严,生动地展现出武士的英武之气。
材质与色泽:以陶土为胎体,表面施三彩釉。釉色丰富,主要有绿色、黄色、褐色等,色彩鲜艳且搭配和谐,虽历经岁月,部分釉色稍有剥落,但仍能看出当年的绚丽。
细节:头盔上装饰有精美的兽形图案,增添了威严感;耳朵两侧配有耳饰。铠甲的刻画极为细致,甲片纹理清晰,肩部、胸部、腹部等部位的铠甲造型和装饰各不相同,体现出层次感;腰间的束带以及飘带等细节也处理得十分生动。武士面部表情严肃,五官刻画细腻,眼神坚定,仿佛在守护着什么,生动地表现出武士的坚毅和忠诚。脚上的战靴造型写实,鞋面上也有相应的装饰纹路 。
历史背景
明代是中国陶瓷工艺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虽然三彩釉陶工艺不像唐代那样处于鼎盛阶段,但在宗教造像、明器等方面仍有应用。明代佛教、道教等宗教信仰在民间广泛传播,寺庙建筑众多,武士像这类造像常被用于寺庙供奉,起到护法、镇宅等作用。同时,明代的陶塑工艺继承和发展了前代的技艺,在造型、釉色运用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注重写实与神韵的结合,这件武士像就是明代陶瓷艺术和宗教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的工艺水平和宗教信仰情况。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