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变釉水盂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常见的有唇口、矮颈、扁圆腹、外鼓、圈足的经典样式,也有仿生造型,如海螺型等,造型精巧,富有变化。清代瓷器胎体一般较为坚硬细密,不同时期略有差异。早期如康熙、雍正时期,胎质洁白细腻;晚期如道光、咸丰以后,胎质略显粗糙。
历史背景
清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尤其是雍正、乾隆时期,制瓷工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窑变釉水盂就是在这一时期创烧并发展起来的,它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制瓷技术和创新精神。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