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紫檀百宝嵌封神故事图食盒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木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通高约 30-35 厘米,长 25-30 厘米,宽 18-22 厘米(清代同类食盒常见规格),体量适中,提梁弧度贴合手掌,兼顾实用性与便携性;紫檀木经反复打磨,表面呈现 “牛毛纹”(紫檀特有的细腻纹理),触感温润如玉,无过多雕饰,以 “素面” 凸显百宝嵌的华丽,形成 “素胎托彩宝” 的对比美感;

历史背景

清代中期(乾隆朝),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皇室对工艺品的需求达到顶峰,宫廷造办处成为工艺创新的核心机构 —— 造办处下设 “木作”“漆作”“玉作” 等多个作坊,工匠来自全国各地,可跨作坊协作,为 “紫檀百宝嵌” 这类复杂工艺提供了技术支持。紫檀的稀缺性:小叶紫檀主要产于印度、东南亚地区,清代需经海上丝绸之路进口,运输成本高昂,且紫檀生长缓慢(百年才成材),大料稀缺,因此紫檀器物多为皇家、亲王或顶级官员所有,成为 “身份与财富” 的象征;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