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窑长颈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清代漳州窑长颈瓶的造型多样,常见的有蒜头瓶制,多为小唇口,细直长颈,腹为圆球形或鼓腹弧收,底为圈足。如南靖县博物馆收藏的清代漳窑堆贴螭龙纹蒜头瓶,就具有蒜头形小敛球口,圆唇,长颈,溜肩,鼓腹弧收,卧足底的特征。
历史背景
漳州窑业兴起于宋元时期,鼎盛于明末清初,延续至清末民国,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以生产贸易陶瓷为主的重要民间窑场。明代中后期,漳州月港崛起,成为中国东南沿海对外交通的枢纽口岸,大量漳州窑瓷器通过月港远销海外,受到东南亚、欧洲等地的喜爱,清代漳州窑长颈瓶也是在这一背景下生产的,其兼具实用与艺术价值,是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见证。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