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棕漆棱形盘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漆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元代漆器工艺发达,其中剔犀工艺的棱形盘具有代表性。以元剔犀云纹花口大盘为例:其作五瓣葵花形(类似棱形),盘腹浅平,整器满髹大漆,呈深栗色,表面肥腴光润,古朴雅致。口沿光素,内壁满剔自中心发散的祥云图案,线条简洁流畅。刻纹以斜刀侧锋刻出深峻纹饰,刀口转折圆滑,倾斜刀线处现出斑斓漆层,棕黄相间若天然木纹。盘底髹饰黑漆,历经数百年现出冰纹断。

历史背景

剔犀工艺始于唐宋,在元代达到顶峰。元代继承了宋代漆器色彩单纯、造型简洁的特点,并进一步发展。此时的漆器制作工艺更加精湛,漆层堆叠肥厚,雕刻刀法藏锋清楚,磨工隐起圆滑,风格深厚清致。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