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红料莲花纹鼻烟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玻璃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莲花纹通常雕刻精细,莲叶俯仰有致,荷花或含苞待放,或绽放盛开,可能还会搭配竹影、洞石、蜻蜓等元素,营造出荷塘的生动景象,如清乾隆霏雪地套红料荷塘竹韵图鼻烟壶,就展现了竹影婆娑、荷塘莲叶、蜻蜓点水的画面,充满意趣。套红料工艺属于套料技法,是在玻璃胎上热贴上红色玻璃,冷却后用琢磨玉器的方法,在红色外套料上雕琢莲花纹等图案,使纹饰具有层次感和凸雕效果。
历史背景
鼻烟于明代末年传入中国,清代时,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嗅服鼻烟之风盛行。康熙开放海禁后,西方传教士携带大量鼻烟和盛装鼻烟的玻璃瓶进入中国,受其影响,国内闻鼻烟渐成风尚,鼻烟壶作为盛放鼻烟的容器,也随之迅速发展。套料工艺在康熙年间就已出现,到乾隆时期制作水平达到高峰。当时的鼻烟壶制作融合了多种传统工艺,套红料莲花纹鼻烟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体现了清代高超的玻璃制作工艺和雕刻技艺。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