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雕人物故事鼻烟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象牙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以椭圆形为主高度多在 6-10 厘米之间,宽度 3-5 厘米,厚度 2-3 厘米,符合成人手掌握持尺寸必备 “壶口”“壶颈”“壶腹”“壶盖” 四部分 —— 壶口极小(直径仅 0.5-1 厘米),需搭配 “小勺”(多为象牙或金属制,藏于壶盖内)取用鼻烟;壶颈短而细,部分雕刻弦纹或回纹装饰;壶腹为主要雕刻区域,空间开阔;壶盖多为 “平顶” 或 “圆顶”,部分镶嵌 “碧玺”“珊瑚” 等宝石作为钮,既提升美观度,又方便开启。
历史背景
乾隆推崇 “工细如丝”,要求鼻烟壶在方寸之间展现 “丰富细节”—— 例如人物的衣褶需有 “层次感”,面部需有 “表情”(如微笑、沉思),背景的山石需有 “纹理”,甚至小到人物手中的 “茶杯”“书卷” 都需清晰可辨;乾隆喜欢 “有故事的器物”,因此 “人物故事” 题材成为主流 —— 他认为此类题材不仅美观,还能 “传递文化”(如通过 “竹林七贤” 宣扬文人风骨,通过 “郭子仪祝寿” 宣扬忠孝),符合其 “以器物载道” 的理念。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