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达摩像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石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多选用 “田黄石”“芙蓉石”“高山石” 等优质品种站立式:达摩身着宽袖僧袍,衣袍垂落呈自然褶皱,微抬作 “说法印”身姿挺拔却不僵硬,体现 “行脚僧” 的坚毅面部是重点 —— 高鼻深目(保留印度僧人特征),下颌有浓密胡须(多为卷曲状,用 “细雕” 表现毛发的蓬松),额头刻有浅纹(象征岁月与智慧);衣纹雕刻注重 “虚实结合”,贴身处线条紧凑,下摆处线条舒展,通过 “深雕”“浅雕” 的对比,让僧袍既有重量感,又不失飘逸。
历史背景
清代涌现出一批顶尖寿山石匠人,如 “薄意雕” 创始人周彬、擅长人物雕刻的杨玉璇、周尚均等人,他们既精通传统雕刻技法,又吸收了绘画(如 “工笔画” 的线条)、书法(如 “篆刻” 的刀法)的艺术元素,将寿山石雕刻从 “民间工艺” 提升为 “文人艺术”;这些匠人常以佛教人物为题材,达摩像因形象鲜明、寓意深刻,成为其代表作的重要类型。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