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形水晶鼻烟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水晶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多选用 “无色透明水晶”追求 “晶莹剔透” 的视觉效果 —— 透过水晶可清晰看到壶内残留的鼻烟痕迹(或中空结构),部分水晶含天然 “棉絮纹”“冰裂纹”,匠人会巧妙避开瑕疵,或利用细微纹理增加材质的自然质感,避免 “过于完美” 的匠气;
历史背景
清代水晶产地(如江苏东海、云南、广东等地)的开采规模扩大,优质水晶原料供应增加;同时,清代匠人对水晶的 “雕刻技法” 已高度成熟 —— 相较于明代,清代水晶雕刻更注重 “细节表现” 与 “材质结合”,不再追求 “大件器物”,转而专注 “微型工艺”(如鼻烟壶、印章、佩饰),精准控制刀法力度,避免水晶因硬度高而碎裂;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