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景泰蓝鸭形摆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身形紧凑俊美。鸭身以中部为界分为上下两部分,扣合严密。一足着地,立于圆形束腰基座之上,鸭脖倾斜于右方,丰腹敛翅,尾部羽毛外翻卷曲,写实生动,姿态悠然雅趣。通体施浅蓝色珐琅釉为地,掐饰毛发纹,排列整齐有序。脖子、双翅及尾羽填红、蓝、绿诸色珐琅釉,色泽艳丽。基座满饰缠枝莲纹,雍容典雅。

历史背景

乾隆年间,掐丝珐琅工艺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二次巅峰。乾隆皇帝对传统工艺极为喜爱,尤其推崇掐丝珐琅,他下令扩大宫廷造办处的珐琅作规模,从全国各地征召优秀工匠,集中力量研发新工艺、新品种。在宫廷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乾隆时期的景泰蓝无论是品种、工艺还是艺术水平,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