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铜质麒麟镇纸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常见的有蹲踞式和卧躺式。如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的明铜质麒麟镇纸,呈向后看向左、四脚藏于身体下的斜躺姿态。而一些宫廷造办处制作的麒麟镇纸则多为蹲踞姿态,头部微昂,前肢肌肉线条写实,后肢蜷曲以保持重心稳定。麒麟的鬃毛与尾部常以阴刻火焰纹装饰,鳞片采用细密錾刻工艺,排列整齐。部分麒麟镇纸的脖子、双翅及尾羽还会填红、蓝、绿等色珐琅釉,色泽艳丽。背部脊线采用 “跳刀” 技法,形成断续凸棱,模仿生物骨节质感。 材质与工艺

历史背景

明代,尤其是晚明时期,文人文化繁荣,文人士大夫对文房用具的审美要求极高,镇纸作为文房必备之物,受到了广泛关注。同时,明代的铜器制作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宣德炉的制作更是闻名遐迩,这为铜质麒麟镇纸的制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工艺借鉴。麒麟在中国儒家传统中是祥瑞生物,其出现往往意味着盛世或好事降临。麒麟镇纸不仅具有镇压纸张的实用功能,还寄托了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 “仁政” 理念的推崇,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内涵。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