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口椰壳盖雕蝈蝈匏器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兽)角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主体部分由匏(葫芦)制成,经过精心挑选和加工,形状可能为常见的鸡心式、棒子式等蝈蝈葫芦造型。瓶口镶有象牙,象牙质地细腻,色泽温润,与匏身搭配相得益彰,提升了器物的质感和档次。盖子采用椰壳制作,椰壳质地坚硬,纹理独特,经过雕刻后,既具有实用性,又增添了艺术美感。
历史背景
匏器最早出现在明末,为太监徐九公所开创,至清康熙时传入宫廷,成为皇家御用之物。清代制匏工艺颇受皇家重视,康熙皇帝曾在瀛台的丰泽园内种植葫芦,并派专人管理。乾隆年间,匏器艺术更臻精致,品种、式样、纹饰更加丰富。清代中期之后,宫廷范模制作葫芦器的工艺逐渐衰落,而勒扎、火画、押花、刀刻等制匏工艺在道光中叶之后相继出现,这件象牙口椰壳盖雕蝈蝈匏器可能就是这些新工艺下的产物。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