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清代雕漆龙纹方盆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漆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爱丁堡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流失原因
文物盗卖
潜在等级
二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晚清至民国年间,中国内忧外患,社会秩序混乱。外国文物贩子觊觎中国丰富的文物宝藏,与国内的古董商、盗贼等相互勾结。这件清代雕漆龙纹方盆可能原属于宫廷收藏、王府旧藏,或是民间富户、寺庙等的珍藏 ,在这一时期被非法收购,通过文物交易渠道被贩卖到英国,最终被苏格兰国家博物馆收藏。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方盆呈四方形,敞口,斜直腹,底部收缩,下承木质底座。整体造型规整大气,线条刚直有力,展现出端庄稳重的气质,具有典型的清代宫廷器物风格。 材质与色泽:以木材为胎体,表面髹涂多层红漆,经过打磨和雕刻处理。漆色鲜艳浓郁,呈现出深沉而高贵的朱红色,历经岁月仍有一定的光泽,彰显出古朴典雅之美。 细节:盆身以雕漆工艺雕刻有精美的龙纹图案。龙纹形态各异,身姿矫健,或昂首腾飞,或盘旋游动,龙鳞、龙须、龙爪等细节刻画入微,线条流畅而富有张力,展现出龙的威严与霸气。除龙纹外,还雕刻有云纹等辅助纹饰,与龙纹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木质底座造型简洁,雕刻有简单的纹饰,与方盆的华丽形成对比,同时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

历史背景

清代是中国漆器工艺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在宫廷漆器制作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宫廷对漆器极为重视,造办处集中了众多优秀的漆匠,不断创新漆器的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龙纹作为皇权的象征,在清代宫廷器物上广泛应用,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吉祥如意的寓意。雕漆龙纹方盆不仅是实用的生活器具,更是身份地位和皇权的象征,常被用于宫廷的祭祀、礼仪等重要场合。同时, 清代的漆器制作工艺也传播到民间,一些富户和寺庙也会定制精美的漆器,但工艺和规格与宫廷漆器有所差异。此外,清代漆器还大量出口到国外,对西方的装饰艺术产生了一定影响。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