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清代镶金书法铭文玉插屏(底座为木雕 )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玉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爱丁堡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流失原因
文物盗卖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在清代,此件玉器应是宫廷或贵族文房、陈设用品 。近代,因战争、社会混乱等,文物管理失控,它从原收藏地(可能是宫廷、王府、官宦人家等 )流出,被文物贩子盯上,通过非法收购,历经层层转手,最终被贩卖到英国,进入苏格兰国家博物馆收藏 ,具体走私、交易细节因时间久远且缺乏详细档案,难以完全精准还原,但大致是近代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的典型非法倒卖、走私路径 。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是一件玉插屏,由玉质屏板和木质底座组成 。玉屏板为长方形,直立于雕刻精美的木座之上,可稳定陈设展示 。整体给人古朴典雅、庄重大气之感,是典型的清代文房或室内雅置器物 。 材质与色泽:玉质部分,色泽温润,呈现出柔和的青白色(因图片及信息所限,实际玉质需实物鉴定,这里是常规推测 ),历经岁月有古朴包浆;木质底座颜色深沉,纹理细腻,应是优质硬木;镶金的文字在玉面映衬下,金光闪耀;木座上嵌银装饰,呈现出银白色泽,与木色、玉色形成鲜明又和谐的搭配 。 细节: 玉屏板上,以镶金工艺呈现书法铭文,字体应为行书或楷书(从图片看笔画流畅 ),内容是诗文,有 “城南背郭匡野趣……” 等文字 ,落款有 “甲辰仲春月上澣” 及印章等 ,书法笔画清晰,金与玉结合紧密,工艺精湛 。 玉屏板边缘有描金装饰,勾勒出规整的边框图案,增添华丽感 。 木质底座雕刻云纹等图案,线条流畅,富有动感,且在云纹等图案中嵌银,呈现出蝙蝠等吉祥纹样(从图片看形似蝙蝠,寓意 “福” ),雕刻与镶嵌工艺细腻,把木座装点得精致考究 ,与玉屏板相得益彰 。

历史背景

清代是中国玉器发展的鼎盛时期之一,玉器制作工艺精湛,且深受宫廷文化、文人文化影响 。这类玉插屏,常作为宫廷、贵族的文房陈设,既体现主人的文化品味,也有一定礼仪、装饰功能 。铭文内容反映当时的文学创作、审美情趣,“甲辰仲春月上澣” 等纪年、落款信息,可辅助研究清代的文化活动、文人交往等 。同时,它融合了玉器制作、金属镶嵌(镶金 )、木雕嵌银等多种工艺,是清代手工业技艺高度发达的体现,也见证了近代中国因国力衰弱,珍贵文物流失海外的历史伤痛 ,如今成为研究清代文化、工艺及近代文物流失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