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绿釉罐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康熙绿釉罐造型丰富多样高 26.2cm,宽 28.8cm,直口,溜肩,腹部丰满,下腹部内收,平底,肩部对称安置牺首胎土经过精细淘洗,质地坚硬细腻,胎体厚重而不失规整体现了康熙朝瓷器胎质的典型特征。绿釉种类繁多,如郎窑绿釉色呈翠绿色,鲜明艳丽,釉面上有较强玻璃般光泽,似翡翠玉般;鹰鸽绿釉色泽温润,绿中略带微黄,犹如春天里新生的嫩叶;瓜皮绿釉浓绿莹亮,翠色怡人,玻璃质感强。

历史背景

康熙朝的制瓷工艺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此时的工匠们掌握了铜料的配比与窑温的精准控制,能够烧制出多种精美的绿釉瓷器。郎窑绿釉的烧制工艺复杂,成品率极低,却体现了当时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康熙时期,皇家对瓷器艺术高度重视,官窑瓷器的制作受到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一些绿釉罐作为皇家祭祀礼器或陈设品,如鹰鸽绿釉牺耳罐,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当时皇家的祭祀活动和宫廷文化。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