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青花藏文高足碗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以青花 “永平安颂” 高足碗为例,碗呈撇口、弧壁、高足中空的形态,整体造型秀美端庄,线条流畅。口径约 16.8 厘米,高约 11.5 厘米,大小适中,比例协调。质细腻坚硬,通体施釉肥厚,釉色明润,给人以温润如玉的质感。外壁大幅留白,仅于碗壁中线处以青花书写藏文 “平安颂” 经文一周,字体工整隽秀。经文内容为藏地祈颂平安吉祥的重要经典,翻译为汉文是 “日平安,夜平安,阳光普照皆平安,日夜永远平安泰,三宝护佑永平安”。外壁下部绘仰式莲瓣纹一周,青花发色苍雅淋漓,个别笔画可见铁斑沉着,具有典型的宣德青花特征。内壁釉下与外壁书写经文对应处位置有兰札体梵文经文一周,因釉层较厚,侧光方依稀可辨,碗心以暗刻技法于双圈内篆书 “宣德年制” 四字两行款识,字体结构严谨,出自明初著名书家沈度之手。

历史背景

宣德皇帝受其祖父永乐帝影响,对藏传佛教加以扶持,天下太平富裕的局面也为宗教文化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青花藏文高足碗可能是宣德皇帝在宫内供佛或者施舍给西藏大法王的珍贵作品,是维系汉藏间赐贡体系的重要实物见证,体现了明朝统治者对西藏地区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的尊重。宣德时期是青花瓷烧造技术的高峰,有 “诸料悉精,青花最贵” 的赞誉。此时的制瓷工艺精湛,无论是瓷胎的细腻程度、釉面的温润感,还是纹样的清晰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青花藏文高足碗就是这一时期高超制瓷工艺的杰出代表。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