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釉花觚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仿商周青铜觚形制,多为喇叭口、长颈、鼓腹、圈足外撇,,既保留了古器的庄重典雅,又增添了灵动之气。胎体采用景德镇高岭土精制,胎质细腻坚致。绿釉种类多样,如松石绿釉,釉质明润亮泽、匀净纯美;孔雀绿釉,釉层均匀莹润,翠中泛蓝,以铜为着色剂,经低温烧制而成。
历史背景
清代自入关后,始终以 “颜色釉” 作为区分等级、彰显皇权的重要符号,绿釉虽不及黄釉(皇家专属)、红釉(宫廷重器)的等级严苛,但官窑绿釉花觚的烧造仍受宫廷直接管控 —— 其造型、釉色、纹饰需符合内廷 “造办处” 的设计规范,主要用于宫廷陈设(如养心殿、宁寿宫等殿宇的案几装饰)、祭祀配套(部分素面绿釉觚用于地坛祭祀的辅助礼器)或赏赐藩属(如赠予蒙古王公、朝鲜使臣的礼仪性瓷器)。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