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内画山水纹鼻烟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水晶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壶体采用天然水晶(多为无色透明或微带淡茶、淡紫色调的水晶),质地纯净、硬度较高(莫氏硬度 7 级),透光性极佳 —— 透过水晶可清晰观察到壶内壁的绘画细节,且水晶的晶莹质感能衬托内画色彩的层次,避免了玻璃材质的 “通透过亮” 温润遮光”,成为内画工艺的理想载体。
历史背景
鼻烟(烟草粉末加香料制成)于明代晚期从欧洲、美洲传入中国,至清代成为上流社会的 “时尚消费品”—— 皇室(如康熙、雍正、乾隆帝)、官僚、文人皆有吸食鼻烟的习惯,认为其有 “提神醒脑、避瘟祛疫” 的功效。最初的鼻烟多装在欧洲传入的玻璃鼻烟盒中,但玻璃盒 “密封性差、体积偏大”,且不符合中国人 “便携、精致” 的使用习惯,因此 “鼻烟壶” 应运而生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