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白釉抱月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情况

文物描述

多为直口,细直颈,线条简洁流畅,给人以挺拔之感。圆形瓶腹呈扁状,腹中央微鼓,形似满月,这也是抱月瓶名称的由来。瓶颈左右两侧通常有花瓣状或如意形双耳,与肩部相连,似双臂抱月,增添了器物的美感和灵动性。瓶底为椭圆形实底,无圈足,这种设计使得器物放置更加稳定。

历史背景

抱月瓶的形制可追溯至宋元时期流行于西夏的陶制马挂瓶,后经明清宫廷改良为陈设用瓷。明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推动中外文化交流,景德镇御窑厂吸收波斯金银器造型,创烧出以青花为主的抱月瓶,清代多有仿制和创新。雍正初年,抱月瓶的烧制技艺再度盛行,乾隆年间得以再度复兴,成为重要的陈设瓷器之一,外形与花样也随着御窑厂不断创新而变化多样。晚清时期,御窑厂的生产虽有所衰落,但仍有烧制。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