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金饰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金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情况
文物描述
用錾子在金饰上刻划线条,用于在较小的金饰或饰片上做装饰,刻画纹饰细节。见的有狮纹、卷草纹等。狮纹多为奔跃、站立、蹲卧三种形态,其中奔狮纹占主流,有的鬃毛呈波浪形或螺旋形披于后颈,有的鬃毛呈线形在头后飘扬,狮子身形矫健,爪痕、胸线刻画明显,部分狮身刻有卷草纹饰。卷草纹则常作为辅助纹饰,用于装饰器物边缘或间隔动物纹样。
历史背景
:狮子在吐蕃社会具有重要的宗教和文化象征意义,与佛教紧密相关,佛陀被称为 “人中狮子”,狮子纹样体现了吐蕃对佛教的尊崇以及佛教文化的影响。
多元融合:吐蕃地处中原、中亚、西亚交流的关键地位,通过唐蕃古道等渠道,吸收了唐代中原、西亚萨珊波斯以及中亚粟特等文化的艺术表现手法与风格,将其融入金饰制作中,形成了多元荟萃的审美艺术特点。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