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亭独坐图》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3873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本品规格为20 x 22.3 厘米。画面以淡墨绘就,江天辽阔,芦苇轻晃,传递出萧瑟静谧之感。枯柳虬枝交错,以劲挺线条勾勒,尽显古朴苍劲;江畔草亭简约,一人独坐,身影清寂。左上题字添人文气息,与山水相融,借景抒情,绘出清代文人对宁静独处、寄情自然的向往,是 “诗书画” 一体的传统文人画典范,尽显含蓄深沉的审美与哲思 。
历史背景
在清代绘画圈中,画家们常通过作品展示自身的绘画技艺。这幅画里对枯柳枝干的勾勒、芦苇的点染、人物神态的刻画,以及墨色浓淡干湿的运用等,都能体现画家的笔墨功底和对画面氛围的营造能力。画家们相互观摩、交流此类作品,以提升自身的艺术水平。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