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红梅花纹漆盒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明
文物材质
漆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采用剔红工艺,内髹黑漆,外髹红漆。在胎骨上层层髹红漆,少则八九十层,多达一二百层,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盒盖上以剔红工艺减地深刻出折枝梅花,梅花枝叶繁茂,折枝交叉回环,构图饱满,梅花或开、或含,或向、或背,花瓣厚实,花头圆满。地纹为分布规整有秩的锦纹,以浅刻手法表现,整齐、繁复而又具程式特点,与主体折枝梅花的简约、自然、生动形成对比。
历史背景
剔红工艺早在宋元时期已经盛行于世,到明代,雕漆技术远超前代。明永乐至宣德年间宫廷作坊果园厂制作的剔红,上承元代嘉兴西塘剔红 “藏锋清楚、隐起圆滑” 的风格。嘉靖年间,大批云南工匠被选进京,将用刀不善藏锋、又不磨熟棱角的云南雕漆风格带入宫廷,使滇派剔红主导了嘉靖、万历年间的宫廷雕漆。万历时,剔红刀法转向细密。明中期的剔红梅花纹漆盒在工艺和风格上受到此前永乐、宣德时期的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色。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