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唐代彩绘陶舞俑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陶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3873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本品规格为33.2 厘米。呈 “S 形” 舞动身姿,头部微仰,单臂高举(手臂似持飘带,已残损 ),身体侧倾,裙摆曳地,动态夸张且富有韵律,捕捉唐代 “胡旋舞”“霓裳羽衣舞” 等乐舞的曼妙瞬间。梳双髻(似 “丫髻” 或 “反绾髻” ),造型别致,凸显唐代女性发型的多样性与艺术感,也呼应乐舞表演者的身份(多为宫廷或贵族家伎 )。

历史背景

唐代人笃信 “事死如事生”,认为逝者在另一个世界的生活与生前相似。 贵族阶层生前常观赏乐舞表演,享受歌舞升平的生活, 因此在墓葬中放置彩绘陶舞俑, 模拟现实中的乐舞场景, 希望逝者在阴间也能继续拥有这样的娱乐享受, 满足其在另一个世界的生活需求 。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