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剔红多层盖盒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漆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爱丁堡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二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战争掠夺情况: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时期,列强洗劫中国的宫廷、王府和民间富户,这件剔红多层盖盒可能在此时被抢夺,随后流入英国。
非法交易情况:清末到民国期间,国内文物保护体系尚不健全,一些不法分子为谋取暴利,将包括漆器在内的珍贵文物卖给外国文物贩子,这件盖盒可能因此被贩卖到英国,最终被苏格兰国家博物馆收藏。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由多个圆形盒体堆叠而成,带有盒盖,形成多层结构,整体造型规整、端庄,适合收纳放置各类小型物品。
材质与色泽:以木材为胎体,表面髹涂的红漆色泽鲜艳、纯正,历经岁月仍保持着亮丽的红色,展现出古朴典雅的气质。
细节:盒盖和盒身表面均有精美的雕刻图案。盒盖上雕刻有人物场景,人物神态生动,衣纹线条流畅,周围搭配有树木、云朵等元素,营造出富有故事性的画面;盒身部分雕刻有花卉、枝叶等纹饰,花卉造型饱满,枝叶婉转,雕刻层次丰富,刀法细腻,体现了高超的剔红工艺水准。
历史背景
明代和清代是中国漆器工艺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剔红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明代宫廷对漆器制作极为重视,设立了专门的制作机构,此时的剔红漆器刀法圆润,风格大气。清代在继承明代工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细节和写实,工艺更为精细复杂。剔红多层盖盒这类漆器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是兼具艺术价值,常作为宫廷用品或贵族间的礼品,反映了当时高超的手工艺水平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漆器文化的深厚底蕴。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