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清代圣旨奉天诰命点翠凤冠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珐琅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爱丁堡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在近代的侵华战争,如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时期,列强闯入中国的宫廷、贵族府邸等地,对珍贵文物进行疯狂掠夺。这件点翠凤冠可能就是在那时被侵略者搜刮,随后被带至英国,经过一系列流转,最终被收藏于英国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凤冠整体呈半球形,造型华丽庄重。顶部高耸,装饰繁复,向四周延伸出精美的装饰部件,边缘垂挂着串串珍珠流苏,走动时摇曳生姿,尽显雍容华贵。 材质与色泽:以深邃迷人的蓝色翠羽为主要色彩基调,呈现出鲜艳且富有层次感的蓝色,与金属部件的金色或银色光泽相互映衬,再搭配上珍珠的莹润洁白以及宝石的五彩斑斓,整体色泽绚丽夺目,高贵典雅。 细节:凤冠上装饰有众多栩栩如生的凤凰造型,凤凰的羽毛、尾翼等细节通过点翠工艺精细呈现,头部还镶嵌有宝石;此外还有花卉、祥云等造型装饰,每一处的雕刻和镶嵌都极为精致。顶部的 “聖旨” 字样装饰牌,彰显其特殊的身份象征意义。

历史背景

清代时期,等级制度森严,诰命夫人是对朝廷高官妻子或母亲的加封。按照清代的舆服制度,诰命夫人在参加重大礼仪活动时需佩戴相应规格的凤冠。点翠工艺在清代宫廷和贵族的首饰制作中极为盛行,由于翠鸟羽毛的色泽鲜艳且永不褪色,备受青睐。制作这样一顶凤冠,不仅需要精湛的点翠、镶嵌等工艺,还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珍贵材料,它不仅是女性的装饰用品,更是身份、地位和荣耀的象征,反映了清代宫廷文化和贵族生活的奢华,以及当时高超的手工艺制作水平。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