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永乐帝宝剑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铁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8609

流失过程

1900年 八国联军 侵华期间, 英国军官 将其掠夺至英国,后以10万英镑售予英国皇家军械博物馆.目前估值约12亿英镑。

文物描述

原为明成祖朱棣赠予西藏活佛的礼物,后于八国联军侵华期间被英国士兵夺走流失海外 。此剑造于1420年,剑身长103.5厘米,重1.3公斤,剑身中部设剑脊,剑鞘饰有交错纹案及浮雕花面。剑格铸有藏传佛教瑞兽“琼”,通身包裹金银并运用镂空雕刻、錾刻工艺 。剑柄为铁质鋄金工艺,柄首呈三叶形,正背面分别饰有三爪金龙及“琼”形象,侧面饰有佛教八宝图案。护手部分同样雕刻“琼”形象,头部装饰鋄金曜日及鋄银弯月。剑鞘为木胎皮革材质,外覆深色皮革并以铁质鋄金配件封边 。

历史背景

永乐宝剑 是 明代永乐年间 (1403-1424年)铸造的 藏传佛教 主题宝剑,现藏于 英国皇家军械博物馆 。该剑由 明成祖朱棣 为加强与西藏联系而铸,通体采用金银镂空雕刻、錾刻工艺,剑柄饰有藏传佛教瑞兽“琼”(雪狮)形象,剑鞘为木胎皮革材质。 ‌ 朱棣为巩固对西藏的统治,通过赠送宝剑表达对藏传佛教领袖 宗喀巴 的支持。1420年,朱棣命人铸造此剑,剑格铸有藏传佛教瑞兽“琼”,象征力量与吉祥。剑柄刻有“琼”形象及佛教八宝图案,寓意大明与西藏的宗教联结。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